十二生肖 五行查询表、纳音婚配表(对应年份
十二生肖的五行分别是: 金:猴、鸡 木:虎、兔 水:鼠、猪 火:蛇、马 土:牛、龙、羊、狗 五行相生:金生水、水生木、木生火、火生土、..
仡佬族的节日习俗
仡佬族群众与当地汉族共同过的节日有春节、清明、端午、七月半、中秋等。
过春节时,仡佬族要用糯米(或毛稗、糯包谷)做个很大的粑粑供奉祖先,三天之内绝不许动它,三天后方可取来吃。有的还在粑粑上插豆豉叶(扁竹叶),表示纪念祖先开荒辟草的业绩。正月初一至十五要举行各种娱乐活动,有些地方正月十五还要到新坟上“亮灯”“上酒”。
另外,有些与汉族不同的节日。
农历三月三祭神树,是一种祭祖性的节日。
节前半个月,全寨便推选出六户领头人,这些老人每晚午夜点着灯到寨前路口呼唤:“老祖公,老祖公!三月三快到了,老人家们在外面做客的,快回来吧!”
三月三日他们拉猪抓鸡,带全寨男子到神树山祭祀。摆十个碗、六双筷子(表示有六位祖先)、一缸花椒茶水。碗里盛五谷、猪鸡的部分头尾、蹄爪、五脏,焚香化纸,燃放鞭炮,主祭老人诵祭词:“祈求老祖公保佑全寨人畜平安,五谷丰登,不受外族欺侮……”祭毕饮宴,剩余食品分给大家带回去与家人同享。
六月六杀鸡备酒敬奉“秧苗土地”,敬山神,带孩子去玩“六月坡”(也叫“娃娃坡”)。七月初六“过小年”,杀牲祭祖。
七八月间吃新节,庆祝丰收。十月初一,敬奉牛王菩萨,给牛做寿。这天让牛休息,喂最好的草料,并用上等糯米打两个糍粑,挂在牛角上、把牛牵到水边,让它欣赏自己的形象,然后取下糍粑让牛吃。
有的甚至给牛披红挂彩,点放鞭炮。耕牛在生产中地位重要,所以才倍受爱护,至今仍有“仡家一条牛,性命在里头”的谚语流传。
这些节日活动,与当地兄弟民族的影响是分不开的,反映了一种民族融合的趋向。
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,是基诺族社会的基本单位。儿子婚后与父母分居,通常幼子留在父母身边。但在不久以前,社会中还存在着父系家族和父系氏族组织,他们..
拉祜族(苦聪人)的起源、民族名称和命名制度 拉祜族的族源,应与我国古氐羌人有渊源关系。自称“拉祜”,“拉”是“老虎”,“祜”意为“在火边把肉烤到发..
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,产生了许多传说故事,这些传说都带有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色彩,是中国民间文艺的重要类别,也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过创造..